“老李头,您说这和平年代搞国防教育是不是多此一举?”百利广场的树荫下,王大妈摇着蒲扇刚抛出这话,就被《强军战歌》的旋律打断了思绪。只见舞台上身着迷彩服的文艺兵正扯着嗓子吼“听党指挥能打胜仗”,台下坐着轮椅的退伍老兵张建国突然挺直腰板,右手不自觉举到太阳穴——那首他当兵时每天晨跑都要唱的军歌,此刻像电流般窜过全场。
舞台侧幕的电子屏正播放着江城舰亚丁湾护航的纪实画面,95后社区干事小林突然发现,平时总嫌她“事儿多”的拆迁户周叔盯着屏幕红了眼眶。这位总把“老子当年”挂嘴边的倔老头,此刻正用布满老茧的手指点着屏幕里年轻水兵的脸:“我侄子在舰队炊事班,上次视频说浪大得锅都颠散架喽。”这场景让拎着菜篮路过的赵阿姨停下脚步,她忽然想起在西藏戍边的儿子微信里提过,巡逻路上能捡到印度那边飘来的矿泉水瓶。
宣讲员陈岩的故事更让广场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外机声。这位消防队长讲述去年台风天救人的经历时,突然解开制服纽扣露出满背疤痕,台下嗑瓜子的大爷手一抖,瓜子撒了一地。“其实咱消防队里三分之一都是退伍兵。”他指着观众席后排几个穿“江城老兵”T恤的汉子,“就像老班长们说的,军装可以脱,血性脱不掉。”这话引得卖糖水的阿婆突然插嘴:“难怪上次火灾,那几个后生扛着煤气罐跑得比兔子还快!”
活动现场最热闹的还属国防知识问答区。当主持人问到“东风快递啥意思”时,初中生小磊抢过话筒喊“导弹部队”,他爸在旁边直拍大腿:“好小子!没白给你买《舰船知识》!”而戴着老花镜的退休教师刘奶奶,正指着展板上歼-20模型跟姐妹嘀咕:“这跟我在沈阳看的真机一个模子刻的,咱闺女就在那厂子拧螺丝。”
暮色渐浓时,《我和我的祖国》前奏响起,有意思的是领唱并非专业演员,而是菜市场卖鱼的阿芳。这位曾经的文艺兵边唱边抹眼泪,她身后跟着打拍子的,有刚放学的小学生,有送完外卖的小哥,还有牵着导盲犬的盲人按摩师。广场二楼咖啡馆里,留学归来的韩老板放下拿铁,突然跟着哼唱起来——他在利比亚撤侨时,就是听着这曲子登上的军舰。
活动散场后,社区工作人员收拾展板时发现,征兵咨询台的签字笔用得只剩三支。更让人意外的是,第二天街道办竟接到二十多个家长电话,全是打听孩子参军条件的。而在百利广场的业主群里,有人上传了张有趣的照片:夕阳下,三个系红领巾的孩子正对着“爱国强军”宣传栏敬礼,他们身后,奶茶店的LED屏滚动着“第二杯半价”的广告。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
融丰配资-股票配资官网-股民配资炒股-低息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